雲淡風輕

Friday, July 02, 2004

Light=Right?日本人發音的難點

yuegong.JPG前一段時間金城武有個搞笑廣告:一群小偷偷偷摸摸地在保險櫃前要開鎖,小偷老闆說「右」,金城武卻把燈打得大亮,因為把right和light換成日式發音都成了「ライト」。

關於「熱」的發音,對學生來說只靠耳朵聽然後模仿是很痛苦的,一個原因是日文中的[r]和[l]不具辨義功能,他們怎麼聽都只有一個。

在學習新的語言時,由於第一語言的影響,會產生一些困難。不過,難點未必完全來自於第一語言的影響,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呈現相同的問題。語音教學時,老師如果能夠了解學生把音發錯的原因是怎麼造成的,就比較容易對症下藥。讓學生“體認到”自己的音沒有發對,有意願改正的學生就可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避免一錯再錯。先來看看日本學生比較容易產生的問題點是些什麼,下一步再思考如果你的學生有這些問題,該怎麼辦。(聲調問題是共通的難點,以下略之)

早稻田大學的長谷川老師的書中談到:中文發音教學問題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學生們將習慣於日語的單純發音的口部肌肉構造鍛鍊成容易發出中文的口部肌肉構造。

日本學生不易辨識的音節對立表
以下摘譯自:長谷川良一『中国語入門教授法』1995年東方書店(p17)細節請看原書

  • (1) 送氣--不送氣:日語有清濁音的對立,而[pa]、[p‘a]沒有意義上的對立。日語的「パ」比較接近送氣音,對於不送氣的b會感到特別困難。
  • (2) ji--zh, q--ch, x--sh:日語中沒有zh,ch,sh因此在發這些音的時候往往有發成ji,qi,xi的傾向。再加上日語母音同化作用的影響,兩者之間的區別更加難以辨認,如:聽不出jia--zha的區別。
  • (3) zh--d, ch--t:當日本學生能夠聽辨zh和j之後,往往有將zh發成比d更後面的音,將ji發成比t更後面的音的傾向。這是因為將中文的音譯成自己母語中最接近的語音的關係。
  • (4) l--r:日語中沒有區別。
  • (5) fu--hu:這個問題在日語「ハ行」混和了三個子音。「ハへほ」發顎音,「フ」發唇音,並沒有什麼問題。此外,日語中並沒有“單唇音”往往都發成日語的「フ」。
  • (6) ao--ou--u--uo--iao--iou:由於受到日語母音同化作用【如:よう的實際發音是ヨー】的影響,無法明確地辨別這幾個音。此外,東京人平時發「ウ」的時候並不太清楚,對中文u的發音會感到特別困難。
  • (7) i--ü:日語區別意義的母音較為單純,對這兩個音並沒有明顯的區別。通常把“新宿”(シンジュク)發成シンジク的東京人來說,發ü音會感到特別困難。
  • (8) ~i(前)--u:日語沒有區別。如:日語中的「ス」是介於中文的si和su之間。
  • (9) ~n--~ng:日語中沒有意義上的對立關係。要聽出兩者之間有區別的地方並不難,不過要發得清楚就很困難。尤其是中文的後鼻音[~ng]。


圖:昨晚的月色

z.JPG
補充:
中文使用漢語拼音表示的 r 實際發音為(如右圖示)
與英語或法語的[r]應該視為兩碼子事。
注音符號為ㄖ,較不容易產生混淆。


聲調,發音訓練的材料

4 Comments:

  • 本以為會放颱風假呢
    結果,卻.....好像還漫風平雨靜的
    ~學生在發音上,很有問題~
    不過在矯正上,卻常會有氣無力的
    曾試過朱川的矯正法
    但......
    MEINU 於 2004-07-02 13:42 回應

    是《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对策》朱川 语文出版社1997嗎?我手邊沒有,不知道她的方法是什麼?有時候,如果學生沒有心想要改正的話,老師再怎麼努力往往也只會事倍功半。如果學生已經知道有錯,也知道錯在哪裡,卻不努力改正的話,我想是學生自己的責任。
    Fish 於 2004-07-02 19:16 回應

    ”r”的發音真是令人煩惱的,我出生以來學過日語英語法語漢語,一共是四個語言,這些語言當中”r”的發音竟然都是不一樣的(笑)
    我聽說韓國人也難以分別”r”和”l”的發音,是嗎?
    uedada 於 2004-07-02 20:40 回應

    原來日本人學中文也有這麼多困擾ㄚ!
    逸 於 2004-07-03 04:30 回應

    dear uedada
    因為國際音標字型不能顯示,我在原文中加上了補充。不要把r當作[r],會不會有些幫助呢?不過,道理明白了,舌頭不聽使喚還是比較大的問題吧。

    韓國人的問題?我也不知道耶,十年沒有教過韓國學生了。您問得真好,我也很想了解。能不能麻煩meinu或其他有誰了解的回答一下呢?
    fish 於 2004-07-04 14:11 回應

    to 逸

    是呀,學外語要是細究的話,大家都有很多困擾的吧?!我知道英文"throw"的th要怎麼發,不過,要我說話的時候不忘記把舌頭吐出來發音,還真不是簡單的事情,呵呵!
    fish 於 2004-07-04 14:26 回應

    嗯,我覺得學生學習的心態真的很重要
    像我現在教的這個老伯伯除了上我的課之外
    都沒有花時間自己複習,所以每次都沒有寫作業
    不知道是不是工作忙碌的關係?
    不過真的想學的話
    我想再怎麼忙一定還是可以找的到時間唸書吧~
    不行,我還是繼續試試看別的方法啦~~
    希望伯伯可以對中文更有興趣^^
    凱西 於 2004-07-04 14:29 回應

    呵呵,dear凱西

    果然很有耐心呀!
    腦力激盪一下,換個作業方式呢?
    Fish 於 2004-07-04 14:34 回應

    沒辦法

    日本人從小就不需要做捲舌音的動作
    所以很難distinguish R L

    其實對以亞洲語系為母語的人來說
    要念起英文沒有腔的比例真的不高
    大猩猩 於 2004-07-21 21:12 回應

    to 大猩猩
    >日本人從小就不需要做捲舌音的動作,所以很難distinguish R L

    我覺得有待商榷:
    不能分辨R和L是因為這兩個音在日文中沒有意義上的區別。而日語的"ら行"其實是比較接近捲舌音的。看日本的黑道電影,他們說話通常都要捲個好幾捲才像是"混的" ^^;

    >其實對以亞洲語系為母語的人來說,要念起英文沒有腔的比例真的不高

    或許這麼說是不是比較恰當:
    能夠把第二語言說得和母語者一樣沒有腔調的都不簡單。
    Fish 於 2004-07-27 20:36 回應

    By Blogger Fish, at 11/10/05 1:14 PM  

  • 科學人雜誌網站上有一篇為什麼日本人 r、l 音不分?

    By Blogger Pbice, at 21/3/06 8:27 PM  

  • 日本人/r/和/l/的不分,似乎非常有名啊~
    找了兩本期刊,就有好幾篇文章。看來都是同一些人做的研究,可惜只能看到摘要...

    Aoyama, K., Flege, J. E., Guion, S. G., Akahane-Yamada, R., & Yamada, T. (2004). Perceived phonetic dissimilarity and L2 speech learning: the case of Japanese /r/ and English /l/ and /r/. Journal of Phonetics, 32(2), 233-250.

    Iverson, P., Hazan, V., & Bannister, K. (2005). Phonetic training with acoustic cue manipulations: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teaching English /r/-/l/ to Japanese adult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18(5), 3267-3278.

    Lively, S. E., Logan, J. S., & Pisoni, D. B. (1993). Training Japanese listeners to identify English /r/ and /l/. II: The role of phonetic environment and talker variability in learning new perceptual categorie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4(3), 1242-1255

    Lively, S. E., Pisoni, D. B., Yamada, R. A., Tohkura, Y. i., & Yamada, T. (1994). Training Japanese listeners to identify English /r/ and /l/. III. Long-term retention of new phonetic categorie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6(4), 2076-2087.

    Logan, J. S., Lively, S. E., & Pisoni, D. B. (1991). Training Japanese listeners to identify English /r/ and /l/: A first report.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89(2), 874-886.

    Pisoni, D. B., Lively, S. E., Yamada, R. A., Tohkura, Y. i., & Yamada, T. (1993). Training Japanese listeners to identify English /r/ and /l/: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3(4), 2391.

    Strange, W., Akahane-Yamada, R., Kubo, R., Trent, S. A., Nishi, K., & Jenkins, J. J. (1998). Perceptual Assimilation of American English Vowels by Japanese Listeners. Journal of Phonetics, 26(4), 311-344.

    Takagi, N. (2002). The limits of training Japanese listeners to identify English /r/ and /l/: Eight case studie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11(6), 2887-2896

    By Blogger Pbice, at 21/3/06 9:36 PM  

  • 天哪,我怎麼現在才發現你的留言...

    Dear Pbice 真對不起。

    By Blogger Fish, at 29/4/06 2:30 AM  

coCommentPost a Comment

    Links to this post:

    Create a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