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淡風輕

Sunday, February 25, 2007

[玩物]Martha的杯子

還是幾個舊陶杯

Martha


右邊是個壺,隨便我裝什麼。這是1996年Martha決定以陶為業後初期的作品。後來Martha也多次開了陶展,只是我鞭長莫及沒能去看看。我喜歡她經常在陶土中參雜碎石的粗躁感觸,和藍、褐、白釉潑灑相間的粗獷很搭。Martha也喜歡藍色,她的陶杯陶盤經常用這種藍色。左邊是前年去九州時跟Martha硬拗來的杯子,喜歡這黑裡透藍的穩重深沉。

Martha


Martha的把手也深得我心,總是那麼地強而有力支撐沉重的胖圓壺。應該是她長久以來對黏土的敏銳吧。一坨陶土三兩下就能拉出渾厚漂亮的圓弧,把在手中恰如其分。

martha


右邊的小杯子是Martha風塵僕僕從九州來大阪玩時帶來的伴手,是我愛的拌有小石子的杯子,杯子稍薄但渾厚的腰身捧在手裡仍然踏實。我高興得一拿在手上就把玩了一個下午,逗得Martha笑得開懷。小杯子成為我研究室裡的愛杯,可惜後來被我摔下榻榻米裂了一道縫,但還是不忍丟棄仔細收著。

Martha Martha


95年剛來日本就認識了年齡和我媽一般的Martha,倒沒有想到我們可以成為忘年之交、義氣之交,因為她,也改變了我後來在日本的生活。依稀記得我經常在週日帶著宿醉到她鄉下的老屋,喝著咖啡東聊西聊也就消磨一天。一起去湯布院聽音樂會,一起去山裡渡假,一起去看River Dance,呵~這麼想起來,回憶還真不少啊!
雖然我們還是難免偶爾有些許不愉快,大多是我的桀驁老擺出「別管我」的臭臉,而多半也是樂天到讓人嫉妒的Martha無奈地容忍我的任性。前年Martha離開日本回到溫哥華維多利亞島,我們幾個周圍至親好友聊起Martha的陶業是否能賴以營生也都叫人擔心。不過居所雖然只是一個小小木屋,周圍都是一群藝術家朋友,再加上她兩隻黃金獵犬相伴也有照應。她總會提起能找到現在的居所,跟我也有關係,呵呵!世界真是玄妙。

友

Dear Martha: Happy Birthday


Labels:

還沒看完…

Monday, February 12, 2007

[玩物]萩焼之一:白釉杯

很少刻意蒐集些什麼,手邊倒是有幾個珍愛的寶貝。
這是其中之一「萩焼」(Hagi-yaki)

杯底


萩焼是山口縣萩市的陶器。400年前由朝鮮來的陶師李氏兄弟開窯,萩焼從製作方式到表現形式都有著濃厚的朝鮮風格,但使用當地陶土也不斷接受本地風土薰陶,已融合出萩獨特的氣質。「高台」上的缺口是萩焼的特徵之一,為什麼有缺口?我所知道的由來是:當初萩的窯為藩主(毛利)的御用窯,一般平民百姓不能使用萩焼。陶匠故意將高台切個缺口,打入瑕疵品後才流入了平民市場。

(另一說就不怎麼美麗了:朝鮮陶器本來就有將高台切缺口以利搬運的習慣。)

萩焼以琵琶、白色為主,大多簡樸沒有太多裝飾,樸拙大概是萩焼吸引我的最大原因。古萩造型更是極簡極拙,看到古萩總要讓我駐足良久不忍離去。另外萩焼以低溫燒成,質地柔軟,從燒成到使用,過程中釉彩的變化無窮讓人一再玩味。買來的萩焼是一個模樣,但卻隨著使用而呈現出不同的紋路,稱為「貫入」,所裝盛的飲料也會滲入陶質中。營造最有個人風味的杯盤,又是個吸引我的誘因。

這是積年累月的咖啡

貫入


可惜還沒有機會去萩,當初在小倉的「萩焼まつり」買了這只白釉喝咖啡,另一只琵琶色喝茶。不過,倒不曾細心地保養這些「貫入」。每每握在掌中,溫潤的質地,柔軟地為咖啡加味,暖流打心底油然而升。我總要凝視深淺粗細不一的線條割裂出大大小小的區塊,百看也不厭倦。


在許多個下雪的午後,自然地要杵在落地窗前喝著咖啡與萩焼溫存。

萩焼

杯杯已經快滿十歲了!


前往孤狗圖形欣賞其他萩焼的照片吧,雖然是主要特徵,但萩焼不一定都有貫入,高台也不一定都缺角。


Labels:

還沒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