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淡風輕

Sunday, June 15, 2003

《亞細亞言語集─支那官話部》

中文教學內容從南音改為北音後,第一部北京官話的漢語教材
廣部精以(英) 威妥瑪的《語言自邇集》為底本改編而成

廣部精 編輯
東京 : 青山堂 , 1897

線裝2卷 23cm

《總譯亞細亞言語集─支那官話部》
巻上 : 巻1-巻3
巻下 : 巻4-巻7


還沒看完…

《唐話纂要》

唐通事 漢語教科書



線裝六卷

長崎處士岡嶌援之輯 1718年

-----內容----
  • 卷一 二字話 三字話
  • 卷二 四字話
  • 卷三 五字話 六字話
  • 卷四 長短話
  • 卷五 親族 器用 畜獸 蟲介 禽鳥 龍魚 米榖 菜蔬 果瓜 樹竹 花艸 船具 數目 小曲 青山 崔鶯 張君 桃花 一愛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疋頭
  • 卷六 和漢奇談


還沒看完…

Saturday, June 14, 2003

[漢語教學史]日本近代中文教學的轉折--從南音到北音

請先看前一篇『江戶時期的中文教育---唐通事 』



「漢語學所」在1873年(明治6年)8月改立成為「東京外國語學校」的「漢語科」,其成立之初,教學內容仍然是以「南京話」爲主的南音,到了1876(明治9年)爲了與清廷政府交涉,簽訂日清友好協定並進一步派遣駐清公使,方才意識到北京官話的重要性,而將教學內容改爲「北音」的官話-「北京話」,並派留學生前往北京學習。教學內容由「南京話」轉爲「北京話」之后,由于教材奇缺,乃抄寫英國公使威妥瑪(Thomas Francis Wade)的《語言自邇集》作爲教材,後來便有將其作爲底本改編而出版的《亞細亞言語集》,《總譯亞細亞言語集》,《語言自邇集(散語ノ部)》,《四聲聯珠自邇集平仄篇》。其後很長一段時間,即使不直接引用《語言自邇集》爲底本,也都採用「散語」、「問答」、「談論」的體裁編輯教材。


還沒看完…

[漢語教學史]江戶時期的中文教育---唐通事


一般認爲,日本近代中文教育始于1871年(明治4年)2月由外務省設立的“漢語學所”。而其所承接的爲江戶時代的“唐話時期”。日本江戶時期(明末清初)施行鎖國令,僅對荷蘭和中國開放長崎一門戶,爲了貿易實務及溝通翻譯上的需求,分別設立了“荷蘭通詞”和“唐通事”二職。當時日本感到有吸收西歐現代文化的需要,荷語不僅爲貿易所需,也扮演了介紹西歐文明媒介的角色,成爲日本近代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外語之一,並進而發展成爲“蘭學”。然而相對于強盛的西歐卻是積弱不振的滿清末年,江戶時代被稱爲“唐話”的中文的地位,也遠不及經籍典章的漢學,而僅純粹出自于貿易實用所需的工具語言。

“唐通事” 最初設置于1604年左右,(設有唐通事者,除了長崎之外,尚有當時的琉球王國,以利與漂流船交涉之需。)選派當時在日定居的華人擔任,爲父子相傳的世襲制。他們所使用的唐話有南京口、福州口及彰州口三個方言口音,並以南京口爲代表。採中國傳統的私塾啟蒙教育方式教育子弟,教學內容在初階以《三字經》、《大學》、《論語》、《孟子》、《詩經》練習發音。經過發音的訓練之后,開始背誦二字或三字的單詞稱之爲“散語”,繼而採用如《唐話纂要》之四字或五字長短話。進階有《譯家必備》、《養兒子》、《三折肱》、《醫家摘要》、《二才子》、《瓊浦佳話》等教材,均出自唐通事之手。

→ 日本近代中文教學的轉折--從南音到北音


還沒看完…